7.0 现代卷积神经网络
现代卷积神经网络
深度卷积神经网络(AlexNet)
首次证明了学习到的特征可以超越手工设计的特征,AlexNet和LeNet的架构非常相似,但也存在显著差异。
- AlexNet比相对较小的LeNet5要深得多。AlexNet由八层组成:五个卷积层、两个全连接隐藏层和一个全连接输出层。
- AlexNet使用ReLU而不是sigmoid作为其激活函数。
模型设计
在AlexNet
的第一层,卷积窗口的形状是$11×11$。 由于ImageNet
中大多数图像的宽和高比MNIST
图像的多10倍以上,因此,需要一个更大的卷积窗口来捕获目标。 第二层中的卷积窗口形状被缩减为$5×5$,然后是$3×3$。 此外,在第一层、第二层和第五层卷积层之后,加入窗口形状为$3×3$、步幅为2的最大汇聚层。 而且,AlexNet
的卷积通道数目是LeNet
的10倍。
在最后一个卷积层后有两个全连接层,分别有4096个输出。 这两个巨大的全连接层拥有将近1GB的模型参数。
此外,AlexNet
将sigmoid
激活函数改为更简单的ReLU
激活函数。 一方面,ReLU
激活函数的计算更简单,它不需要如sigmoid
激活函数那般复杂的求幂运算。 另一方面,当使用不同的参数初始化方法时,ReLU
激活函数使训练模型更加容易。 当sigmoid
激活函数的输出非常接近于0或1时,这些区域的梯度几乎为0,因此反向传播无法继续更新一些模型参数。 相反,ReLU
激活函数在正区间的梯度总是1。 因此,如果模型参数没有正确初始化,sigmoid
函数可能在正区间内得到几乎为0的梯度,从而使模型无法得到有效的训练。
容量控制和预处理
AlexNet
通过暂退法(dropout)控制全连接层的模型复杂度,而LeNet
只使用了权重衰减。 为了进一步扩充数据,AlexNet
在训练时增加了大量的图像增强数据,如翻转、裁切和变色。 这使得模型更健壮,更大的样本量有效地减少了过拟合。
1 | import torch |
我们构造一个高度和宽度都为224的单通道数据,来观察每一层输出的形状。 它与图中的AlexNet架构相匹配。
1 | X = torch.randn(1, 1, 224, 224) |
1 | Conv2d output shape: torch.Size([1, 96, 54, 54]) |
训练AlexNet
与LeNet相比,这里的主要变化是使用更小的学习速率训练,这是因为网络更深更广、图像分辨率更高,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就更昂贵。
1 | batch_size = 128 |
在原始的Fashion-MNIST数据集中,每个图像的大小是28x28像素,而这个resize=224
参数告诉数据加载函数,在返回图像数据之前,将每个图像的大小调整为224x224像素。
- AlexNet的架构与LeNet相似,但使用了更多的卷积层和更多的参数来拟合大规模的ImageNet数据集。
- 今天,AlexNet已经被更有效的架构所超越,但它是从浅层网络到深层网络的关键一步。
- 尽管AlexNet的代码只比LeNet多出几行,但学术界花了很多年才接受深度学习这一概念,并应用其出色的实验结果。这也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计算工具。
使用块的网络(VGG)
VGG块
经典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下面的这个序列:
- 带填充以保持分辨率的卷积层;
- 非线性激活函数,如ReLU;
- 汇聚层,如最大汇聚层。
而一个VGG块与之类似,由一系列卷积层组成,后面再加上用于空间下采样的最大汇聚层
作者使用了带有$3×3$卷积核、填充为1(保持高度和宽度)的卷积层,和带有2×2汇聚窗口、步幅为2(每个块后的分辨率减半)的最大汇聚层。在下面的代码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vgg_block
的函数来实现一个VGG块。
1 | import torch |
VGG网络
与AlexNet、LeNet一样,VGG网络可以分为两部分:第一部分主要由卷积层和汇聚层组成,第二部分由全连接层组成
VGG
神经网络连接图中的几个VGG
块(在vgg_block
函数中定义)。其中有超参数变量conv_arch
。该变量指定了每个VGG
块里卷积层个数和输出通道数。全连接模块则与AlexNet中的相同。
原始VGG
网络有5个卷积块,其中前两个块各有一个卷积层,后三个块各包含两个卷积层。 第一个模块有64个输出通道,每个后续模块将输出通道数量翻倍,直到该数字达到512。由于该网络使用8个卷积层和3个全连接层,因此它通常被称为VGG-11
。
1 | conv_arch = ((1, 64), (1, 128), (2, 256), (2, 512), (2, 512)) |
下面的代码实现了VGG-11。可以通过在conv_arch
上执行for循环来简单实现
1 | def vgg(conv_arch): # 定义vgg函数,接受一个卷积架构参数conv_arch。 |
训练
由于VGG-11比AlexNet计算量更大,因此我们构建了一个通道数较少的网络,足够用于训练Fashion-MNIST数据集。
1 | # 定义通道数缩减的比例 |
1 | loss 0.172, train acc 0.936, test acc 0.913 |
- VGG-11使用可复用的卷积块构造网络。不同的VGG模型可通过每个块中卷积层数量和输出通道数量的差异来定义。
- 块的使用导致网络定义的非常简洁。使用块可以有效地设计复杂的网络。
- 在VGG论文中,Simonyan和Ziserman尝试了各种架构。特别是他们发现深层且窄的卷积(即3×3)比较浅层且宽的卷积更有效。
网络中的网络(NiN)
LeNet
、AlexNet
和VGG
都有一个共同的设计模式:通过一系列的卷积层与汇聚层来提取空间结构特征;然后通过全连接层对特征的表征进行处理。 AlexNet
和VGG
对LeNet
的改进主要在于如何扩大和加深这两个模块。
然而,如果使用了全连接层,可能会完全放弃表征的空间结构。 网络中的网络(NiN)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案:在每个像素的通道上分别使用多层感知机
NiN块
卷积层的输入和输出由四维张量组成,张量的每个轴分别对应样本、通道、高度和宽度。 另外,全连接层的输入和输出通常是分别对应于样本和特征的二维张量。 NiN的想法是在每个像素位置(针对每个高度和宽度)应用一个全连接层。 如果我们将权重连接到每个空间位置,我们可以将其视为1×1卷积层,或作为在每个像素位置上独立作用的全连接层。 从另一个角度看,即将空间维度中的每个像素视为单个样本,将通道维度视为不同特征(feature)。
图中说明了VGG和NiN及它们的块之间主要架构差异。 NiN块以一个普通卷积层开始,后面是两个1×1的卷积层。这两个$1×1$卷积层充当带有ReLU激活函数的逐像素全连接层。 第一层的卷积窗口形状通常由用户设置。 随后的卷积窗口形状固定为$1×1$。
1 | def nin_block(in_channels, out_channels, kernel_size, strides, padding): |
NiN网络
最初的NiN网络是在AlexNet后不久提出的,显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。 NiN使用窗口形状为$11×11$、$5×5$和$3×3$的卷积层,输出通道数量与AlexNet中的相同。 每个NiN块后有一个最大汇聚层,汇聚窗口形状为$3×3$,步幅为2。
1 | net = nn.Sequential( |
我们创建一个数据样本来查看每个块的输出形状。
1 | X = torch.rand(size=(1, 1, 224, 224)) |
1 | Sequential output shape: torch.Size([1, 96, 54, 54]) |
训练
和以前一样,我们使用Fashion-MNIST来训练模型。训练NiN与训练AlexNet、VGG时相似。
1 | lr, num_epochs, batch_size = 0.1, 10, 128 |
1 | loss 0.348, train acc 0.871, test acc 0.848 |
- NiN使用由一个卷积层和多个1×1卷积层组成的块。该块可以在卷积神经网络中使用,以允许更多的每像素非线性。
- NiN去除了容易造成过拟合的全连接层,将它们替换为全局平均汇聚层(即在所有位置上进行求和)。该汇聚层通道数量为所需的输出数量(例如,Fashion-MNIST的输出为10)。
- 移除全连接层可减少过拟合,同时显著减少NiN的参数。
- NiN的设计影响了许多后续卷积神经网络的设计。
含并行连结的网络(GoogleNet)
GoogLeNet吸收了NiN中串联网络的思想,并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。 这篇论文的一个重点是解决了什么样大小的卷积核最合适的问题。 毕竟,以前流行的网络使用小到$1×1$,大到$11×11$的卷积核。 本文的一个观点是,有时使用不同大小的卷积核组合是有利的
Inception块
如图所示,Inception块由四条并行路径组成。 前三条路径使用窗口大小为1×1、3×3和5×5的卷积层,从不同空间大小中提取信息。 中间的两条路径在输入上执行1×1卷积,以减少通道数,从而降低模型的复杂性。 第四条路径使用3×3最大汇聚层,然后使用1×1卷积层来改变通道数。 这四条路径都使用合适的填充来使输入与输出的高和宽一致,最后我们将每条线路的输出在通道维度上连结,并构成Inception块的输出。在Inception块中,通常调整的超参数是每层输出通道数。
1 | import torch |
首先我们考虑一下滤波器(filter)的组合,它们可以用各种滤波器尺寸探索图像,这意味着不同大小的滤波器可以有效地识别不同范围的图像细节。 同时,我们可以为不同的滤波器分配不同数量的参数。
GoogleNet模型
GoogLeNet一共使用9个Inception块和全局平均汇聚层的堆叠来生成其估计值。Inception块之间的最大汇聚层可降低维度。 第一个模块类似于AlexNet和LeNet,Inception块的组合从VGG继承,全局平均汇聚层避免了在最后使用全连接层。
现在,我们逐一实现GoogLeNet的每个模块。第一个模块使用64个通道、$7×7$卷积层。
1 | b1 = nn.Sequential(nn.Conv2d(1, 64, kernel_size=7, stride=2, padding=3), |
第二个模块使用两个卷积层:第一个卷积层是64个通道、1×1卷积层;第二个卷积层使用将通道数量增加三倍的3×3卷积层。 这对应于Inception块中的第二条路径。
1 | b2 = nn.Sequential(nn.Conv2d(64, 64, kernel_size=1), |
第三个模块串联两个完整的Inception块。 第一个Inception块的输出通道数为64+128+32+32=256,四个路径之间的输出通道数量比为64:128:32:32=2:4:1:1。 第二个和第三个路径首先将输入通道的数量分别减少到96/192=1/2和16/192=1/12,然后连接第二个卷积层。第二个Inception块的输出通道数增加到128+192+96+64=480,四个路径之间的输出通道数量比为128:192:96:64=4:6:3:2。 第二条和第三条路径首先将输入通道的数量分别减少到128/256=1/2和32/256=1/8。
1 | b3 = nn.Sequential(Inception(192, 64, (96, 128), (16, 32), 32), |
第四模块更加复杂, 它串联了5个Inception块,其输出通道数分别是192+208+48+64=512、160+224+64+64=512、128+256+64+64=512、112+288+64+64=528和256+320+128+128=832。 这些路径的通道数分配和第三模块中的类似,首先是含3×3卷积层的第二条路径输出最多通道,其次是仅含1×1卷积层的第一条路径,之后是含5×5卷积层的第三条路径和含3×3最大汇聚层的第四条路径。 其中第二、第三条路径都会先按比例减小通道数。 这些比例在各个Inception块中都略有不同。
1 | b4 = nn.Sequential(Inception(480, 192, (96, 208), (16, 48), 64), |
第五模块包含输出通道数为256+320+128+128=832和384+384+128+128=1024的两个Inception块。 其中每条路径通道数的分配思路和第三、第四模块中的一致,只是在具体数值上有所不同。 需要注意的是,第五模块的后面紧跟输出层,该模块同NiN一样使用全局平均汇聚层,将每个通道的高和宽变成1。 最后我们将输出变成二维数组,再接上一个输出个数为标签类别数的全连接层。
1 | b5 = nn.Sequential(Inception(832, 256, (160, 320), (32, 128), 128), |
GoogLeNet模型的计算复杂,而且不如VGG那样便于修改通道数。 为了使Fashion-MNIST上的训练短小精悍,我们将输入的高和宽从224降到96,这简化了计算。下面演示各个模块输出的形状变化。
1 | X = torch.rand(size=(1, 1, 96, 96)) |
1 | Sequential output shape: torch.Size([1, 64, 24, 24]) |
训练
在训练之前,我们将图片转换为96×96分辨率。
1 | lr, num_epochs, batch_size = 0.1, 10, 128 |
1 | loss 0.243, train acc 0.908, test acc 0.888 2567.8 examples/sec on cuda:0 |
- Inception块相当于一个有4条路径的子网络。它通过不同窗口形状的卷积层和最大汇聚层来并行抽取信息,并使用1×1卷积层减少每像素级别上的通道维数从而降低模型复杂度。
- GoogLeNet将多个设计精细的Inception块与其他层(卷积层、全连接层)串联起来。其中Inception块的通道数分配之比是在ImageNet数据集上通过大量的实验得来的。
- GoogLeNet和它的后继者们一度是ImageNet上最有效的模型之一:它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提供了类似的测试精度。
批量规范化
原理
训练深层神经网络是十分困难的,特别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他们收敛更加棘手。 本节将介绍批量规范化(batch normalization),这是一种流行且有效的技术,可持续加速深层网络的收敛速度
对于典型的多层感知机或卷积神经网络。当我们训练时,中间层中的变量(例如,多层感知机中的仿射变换输出)可能具有更广的变化范围:不论是沿着从输入到输出的层,跨同一层中的单元,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模型参数的随着训练更新变幻莫测。 批量规范化的发明者非正式地假设,这些变量分布中的这种偏移可能会阻碍网络的收敛。 直观地说,我们可能会猜想,如果一个层的可变值是另一层的100倍,这可能需要对学习率进行补偿调整。
批量规范化应用于单个可选层(也可以应用到所有层),其原理如下:在每次训练迭代中,我们首先规范化输入,即通过减去其均值并除以其标准差,其中两者均基于当前小批量处理。 接下来,我们应用比例系数和比例偏移。 正是由于这个基于批量统计的标准化,才有了批量规范化的名称。
从形式上来说,用$\mathbf{x} \in \mathcal{B}$表示一个来自小批量$\mathcal{B}$的输入,批量规范化$\mathrm{BN}$根据以下表达式转换$\mathbf{x}$:
$\hat{\boldsymbol{\mu}}_\mathcal{B}$是小批量$\mathcal{B}$的样本均值,$\hat{\boldsymbol{\sigma}}_\mathcal{B}$是小批量$\mathcal{B}$的样本标准差。
由于单位方差是一个主观的选择,因此我们通常包含拉伸参数$\boldsymbol{\gamma}$和偏移参数$\boldsymbol{\beta}$,它们的形状与$\mathbf{x}$相同。请注意,$\boldsymbol{\gamma}$和$\boldsymbol{\beta}$是需要与其他模型参数一起学习的参数。
由于在训练过程中,中间层的变化幅度不能过于剧烈,而批量规范化将每一层主动居中,并将它们重新调整为给定的平均值和大小
请注意,我们在方差估计值中添加一个小的常量$\epsilon > 0$,以确保我们永远不会尝试除以零,即使在经验方差估计值可能消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。估计值$\hat{\boldsymbol{\mu}}_\mathcal{B}$和${\hat{\boldsymbol{\sigma}}_\mathcal{B}}$通过使用平均值和方差的噪声(noise)估计来抵消缩放问题。
批量规范化层
全连接层的规范化
通常,我们将批量规范化层置于全连接层中的仿射变换和激活函数之间。设全连接层的输入为$x$,权重参数和偏置参数分别为$\mathbf{W}$和$\mathbf{b}$,激活函数为$\phi$,批量规范化的运算符为$\mathrm{BN}$。
那么,使用批量规范化的全连接层的输出的计算详情如下:
回想一下,均值和方差是在应用变换的”相同”小批量上计算的。
卷积层的规范化
同样,对于卷积层,我们可以在卷积层之后和非线性激活函数之前应用批量规范化。当卷积有多个输出通道时,我们需要对这些通道的“每个”输出执行批量规范化,每个通道都有自己的拉伸和偏移参数,这两个参数都是标量。
假设我们的小批量包含$m$个样本,并且对于每个通道,卷积的输出具有高度$p$和宽度$q$。那么对于卷积层,我们在每个输出通道的$m \cdot p \cdot q$个元素上同时执行每个批量规范化。因此,在计算平均值和方差时,我们会收集所有空间位置的值,然后在给定通道内应用相同的均值和方差,以便在每个空间位置对值进行规范化。
代码
根据pytorch的模式进行划分:
- 训练模式(Training Mode):
- 在训练模式下,所有的层都在正常状态下工作,即按照定义执行前向和后向传播。
- 对于某些层,比如Dropout和BatchNorm,它们在训练时的行为与预测时不同。例如,Dropout层会随机丢弃一些神经元,以防止过拟合;BatchNorm层会使用当前批次的均值和方差进行归一化,并更新移动平均的均值和方差。
- 在PyTorch中,可以使用
model.train()
将模型设置为训练模式。
- 评估(预测)模式:
- 在评估模式下,模型的行为会有所不同,以适应评估或预测的需求。
- 对于BatchNorm和Dropout层,它们在评估模式下的行为会发生改变。Dropout层会停止工作,即不再丢弃任何神经元;BatchNorm层会停止更新移动平均的均值和方差,而是使用之前训练阶段累积的均值和方差。
- 在PyTorch中,可以使用
model.eval()
将模型设置为评估模式。
1 | import torch |
我们现在可以创建一个正确的BatchNorm
层。 这个层将保持适当的参数:拉伸gamma
和偏移beta
,这两个参数将在训练过程中更新。 此外,我们的层将保存均值和方差的移动平均值,以便在模型预测期间随后使用。
1 | class BatchNorm(nn.Module): |
通常情况下,我们用一个单独的函数定义其数学原理,比如说batch_norm
。 然后,我们将此功能集成到一个自定义层中,其代码主要处理数据移动到训练设备(如GPU)、分配和初始化任何必需的变量、跟踪移动平均线(此处为均值和方差)等问题
应用到LeNet网络
1 | net = nn.Sequential( |
和以前一样,我们将在Fashion-MNIST数据集上训练网络。 这个代码与我们第一次训练LeNet时几乎完全相同,主要区别在于学习率大得多。
1 | lr, num_epochs, batch_size = 1.0, 10, 256 |
1 | loss 0.273, train acc 0.899, test acc 0.807 |
让我们来看看从第一个批量规范化层中学到的拉伸参数gamma
和偏移参数beta
。
1 | (tensor([0.4863, 2.8573, 2.3190, 4.3188, 3.8588, 1.7942], device='cuda:0', |
残差网络(ResNet)
原理
首先,假设有一类特定的神经网络架构$\mathcal{F}$,它包括学习速率和其他超参数设置。对于所有$f \in \mathcal{F}$,存在一些参数集(例如权重和偏置),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在合适的数据集上进行训练而获得。
现在假设$f^$是我们真正想要找到的函数,如果是$f^ \in\mathcal{F}$*,那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训练得到它,但通常我们不会那么幸运。
相反,我们将尝试找到一个函数$f^*_{\mathcal{F}}$,这是我们在$\mathcal{F}$中的最佳选择。例如,给定一个具有$\mathbf{X}$特性和$\mathbf{y}$标签的数据集,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解决以下优化问题来找到它:
那么,怎样得到更近似真正$f^*$的函数呢?
唯一合理的可能性是,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更强大的架构$\mathcal{F}’$。换句话说,我们预计$f^_{\mathcal{F}’}$比$f^_{\mathcal{F}}$“更近似”。然而,如果$\mathcal{F} \not\subseteq \mathcal{F}’$,则无法保证新的体系“更近似”。
事实上,$f^*_{\mathcal{F}’}$可能更糟:
因此,只有当较复杂的函数类包含较小的函数类时,我们才能确保提高它们的性能。
对于深度神经网络,如果我们能将新添加的层训练成恒等映射(identity function)$f(\mathbf{x}) = \mathbf{x}$,新模型和原模型将同样有效。同时,由于新模型可能得出更优的解来拟合训练数据集,因此添加层似乎更容易降低训练误差。
残差网络的核心思想是:每个附加层都应该更容易地包含原始函数作为其元素之一。于是,残差块(residual blocks)便诞生了,这个设计对如何建立深层神经网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残差块
让我们聚焦于神经网络局部:如图所示,假设我们的原始输入为$x$,而希望学出的理想映射为$f(\mathbf{x})$(作为上方激活函数的输入)。
左图虚线框中的部分需要直接拟合出该映射$f(\mathbf{x})$,而右图虚线框中的部分则需要拟合出残差映射$f(\mathbf{x}) - \mathbf{x}$。残差映射在现实中往往更容易优化。
以本节开头提到的恒等映射作为我们希望学出的理想映射$f(\mathbf{x})$,我们只需将右图虚线框内上方的加权运算(如仿射)的权重和偏置参数设成0,那么$f(\mathbf{x})$即为恒等映射。
实际中,当理想映射$f(\mathbf{x})$极接近于恒等映射时,残差映射也易于捕捉恒等映射的细微波动。在残差块中,输入可通过跨层数据线路更快地向前传播。
ResNet沿用了VGG完整的$3×3$卷积层设计。 残差块里首先有2个有相同输出通道数的$3×3$卷积层。 每个卷积层后接一个批量规范化层和ReLU激活函数。 然后我们通过跨层数据通路,跳过这2个卷积运算,将输入直接加在最后的ReLU激活函数前。 这样的设计要求2个卷积层的输出与输入形状一样,从而使它们可以相加。 如果想改变通道数,就需要引入一个额外的1×1卷积层来将输入变换成需要的形状后再做相加运算。 残差块的实现如下:
1 | class Residual(nn.Module): # 继承自nn.Module,表示自定义的模块 |
此代码生成两种类型的网络: 一种是当use_1x1conv=False
时,应用ReLU非线性函数之前,将输入添加到输出。 另一种是当use_1x1conv=True
时,添加通过1×1卷积调整通道和分辨率。
模型
ResNet的前两层跟之前介绍的GoogLeNet中的一样: 在输出通道数为64、步幅为2的7×7卷积层后,接步幅为2的3×3的最大汇聚层。 不同之处在于ResNet每个卷积层后增加了批量规范化层。
1 | b1 = nn.Sequential(nn.Conv2d(1, 64, kernel_size=7, stride=2, padding=3), |
GoogLeNet在后面接了4个由Inception块组成的模块。 ResNet则使用4个由残差块组成的模块,每个模块使用若干个同样输出通道数的残差块。 第一个模块的通道数同输入通道数一致。 由于之前已经使用了步幅为2的最大汇聚层,所以无须减小高和宽。 之后的每个模块在第一个残差块里将上一个模块的通道数翻倍,并将高和宽减半。
1 | def resnet_block(input_channels, num_channels, num_residuals, first_block=False): |
接着在ResNet加入所有残差块,这里每个模块使用2个残差块。
1 | b2 = nn.Sequential(*resnet_block(64, 64, 2, first_block=True)) |
最后,与GoogLeNet一样,在ResNet中加入全局平均汇聚层,以及全连接层输出。
1 | net = nn.Sequential(b1, b2, b3, b4, b5, |
每个模块有4个卷积层(不包括恒等映射的1×1卷积层)。 加上第一个7×7卷积层和最后一个全连接层,共有18层。 因此,这种模型通常被称为ResNet-18。 通过配置不同的通道数和模块里的残差块数可以得到不同的ResNet模型,例如更深的含152层的ResNet-152。 虽然ResNet的主体架构跟GoogLeNet类似,但ResNet架构更简单,修改也更方便。这些因素都导致了ResNet迅速被广泛使用
1 | X = torch.rand(size=(1, 1, 224, 224)) |
1 | Sequential output shape: torch.Size([1, 64, 56, 56]) |
训练
1 | lr, num_epochs, batch_size = 0.05, 10, 256 |
1 | loss 0.014, train acc 0.996, test acc 0.915 |
- 学习嵌套函数(nested function)是训练神经网络的理想情况。在深层神经网络中,学习另一层作为恒等映射(identity function)较容易(尽管这是一个极端情况)。
- 残差映射可以更容易地学习同一函数,例如将权重层中的参数近似为零。
- 利用残差块(residual blocks)可以训练出一个有效的深层神经网络:输入可以通过层间的残余连接更快地向前传播。
稠密连接网络(DenseNet)
ResNet极大地改变了如何参数化深层网络中函数的观点。 稠密连接网络(DenseNet) 在某种程度上是ResNet的逻辑扩展。
原理
回想一下任意函数的泰勒展开式(Taylor expansion),它把这个函数分解成越来越高阶的项。在$x$接近0时,
同样,ResNet将函数展开为
也就是说,ResNet将$f$分解为两部分:一个简单的线性项和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项。 那么再向前拓展一步,
ResNet和DenseNet的关键区别在于,DenseNet输出是连接(用图中的[,]表示)而不是如ResNet的简单相加。 因此,在应用越来越复杂的函数序列后,我们执行从$x$到其展开式的映射:
最后,将这些展开式结合到多层感知机中,再次减少特征的数量。 实现起来非常简单:我们不需要添加术语,而是将它们连接起来。 DenseNet这个名字由变量之间的“稠密连接”而得来,最后一层与之前的所有层紧密相连。
稠密网络主要由2部分构成:稠密块(dense block)和过渡层(transition layer)。 前者定义如何连接输入和输出,而后者则控制通道数量,使其不会太复杂。
稠密块体
1 | import torch |
一个稠密块 由多个卷积块组成,每个卷积块使用相同数量的输出通道。 然而,在前向传播中,我们将每个卷积块的输入和输出在通道维上连结。
1 | class DenseBlock(nn.Module): |
- 初始输入
X
的形状:(4, 3, 8, 8)
表示批量大小为4,通道数为3,高度和宽度都是8。 - 通过
DenseBlock
后的变化:DenseBlock
中有2个卷积层,每个卷积层输出的通道数为10。- 在
DenseBlock
中,每个卷积层的输出都会与它的输入在通道维度上进行拼接,因此输出通道数会逐层累加。
- 输出
Y
的形状计算:- 第一个卷积层接收3个通道的输入,输出10个通道,然后将这10个通道与原始的3个通道拼接,得到13个通道。
- 第二个卷积层接收13个通道的输入(因为它接收了第一个卷积层的输出和原始输入的拼接),输出10个通道,然后将这10个通道与前面的13个通道拼接,得到23个通道。
- 因此,最终输出
Y
的形状为(4, 23, 8, 8)
,批量大小保持不变,高度和宽度由于卷积层使用了padding=1
(假设conv_block
内部这样设置),也保持不变,通道数增加到了23。
卷积块的通道数控制了输出通道数相对于输入通道数的增长,因此也被称为增长率(growth rate)。
过渡层
由于每个稠密块都会带来通道数的增加,使用过多则会过于复杂化模型。 而过渡层可以用来控制模型复杂度。 它通过1×1卷积层来减小通道数,并使用步幅为2的平均汇聚层减半高和宽,从而进一步降低模型复杂度。
1 | def transition_block(input_channels, num_channels): |
对上一个例子中稠密块的输出使用通道数为10的过渡层。 此时输出的通道数减为10,高和宽均减半。
模型
DenseNet首先使用同ResNet一样的单卷积层和最大汇聚层。
1 | b1 = nn.Sequential( |
接下来,类似于ResNet使用的4个残差块,DenseNet使用的是4个稠密块。 与ResNet类似,我们可以设置每个稠密块使用多少个卷积层。 这里我们设成4,稠密块里的卷积层通道数(即增长率)设为32,所以每个稠密块将增加128个通道。
在每个模块之间,ResNet通过步幅为2的残差块减小高和宽,DenseNet则使用过渡层来减半高和宽,并减半通道数。
1 | # 初始通道数和每个DenseBlock的增长率(每个卷积层增加的通道数) |
与ResNet类似,最后接上全局汇聚层和全连接层来输出结果。
1 | net = nn.Sequential( |
训练
1 | lr, num_epochs, batch_size = 0.1, 10, 256 |
总结
架构 | 发布年份 | 特点 |
---|---|---|
AlexNet | 2012 | - 使用ReLU激活函数 - 局部响应归一化(LRN) - 丢弃法(Dropout) - 多GPU训练 |
VGG | 2014 | - 重复使用小卷积核(3x3) - 堆叠卷积层以增加深度 |
NIN | 2013 | - 引入“网络中的网络”(mlpconv层) - 1x1卷积核用于替代全连接层 - 强调了卷积层中的感受野对性能的影响 |
GoogLeNet (Inception) | 2014 | - 引入Inception模块,实现多尺度处理 - 使用1x1卷积核进行降维 - 辅助分类器减轻梯度消失问题 - 不使用全连接层,减少参数 |
ResNet | 2015 | - 引入残差学习单元,简化了深度网络的训练 - 支持构建极深的网络结构 - 恒等映射通过跳跃连接实现 |
DenseNet | 2017 | - 每层与前面所有层连接 - 极大地增强了特征的传递和复用 - 有效减少了参数数量 - 通过特征拼接而不是相加,保留了特征信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