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元函数微积分学

多元函数

基本概念

定义

假设$D$是二维向量$(x,y)$的集合,$D$上的$\color{Salmon}{二元函数}$$\ f$是一个映射法则,它对$D$内的每一个有序对$(x,y)$​指定唯一的一个实数:

如果用$P$来代替$(x,y)$的话,也可以写作:

$D$称为$f$的$\color{Salmon}{定义域}$,$x、y$(或$(x,y)$,或$P$)称为$f$的$\color{Salmon}{自变量}$,$z$称为$f$的$\color{Salmon}{因变量}$


定义域

二元函数的定义域$D$是二维向量$(x,y)$的集合。因为二维向量$(x,y)$又代表了二维平面上的点,所以这样的集合也称为$\color{Salmon}{平面点集}$


邻域

二维向量的邻域要比一维向量的复杂。对于二维向量$P_0(x_0,y_0)$而言,半径为$\delta\ \color{Salmon}{邻域}$可以表示为平面点集:

该$\delta$邻域代表的是,以$P_0(x_0,y_0)$为圆心,半径为$\delta$的圆内的点(注意不包含的圆的边界):

image-20220819164636137

从$U(P_0,\delta)$中去掉中心$P_0(x_0,y_0)$,称为点$P_0(x_0,y_0)$的$\delta\ \color{Salmon}{去心邻域}$,记作:$\mathring{U}(P_0,\delta)$,可以图示为:

image-20220819165400708


极限

聚点

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$\delta > 0$,点P的去心邻域$\mathring{U}(P,\delta)$内总有平面点集E中的点,那么称点$P$为$E$的$\color{Salmon}{聚点}$。

image-20220819165822021

定义聚点是为了保证,从$P_0(x_0,y_0)$的某去心邻域内的某一点$P(x,y)$出发,至少能找到一串完全在$E$中的点来靠近$P_0$

极限定义

设二元函数$f(x,y)$的定义域为$D,P_0(x_0,y_0)$是$D$的聚点。如果存在常数$L$,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$\epsilon$,总存在正数$\delta$​,使得当点P(x,y)满足下列条件时:

都有:

成立,那么就称常数$L$为函数$f(x,y)$当$(x,y)\to(x_0,y_0)$时的极限,记作:

因为这是二元函数的极限,所以也称作$\color{Salmon}{二重极限}$。

同一元函数的极限相同,随着$\epsilon$的缩小,始终能够找到合适的$\delta$,使得对应的函数值都在$\epsilon$规定的区间内


求重极限的方法:

  1. 利用极限性质(四则运算法则,夹逼原理)
  2. 消去分母中极限为0的因子
  3. 利用无穷小量与有界变量之积为无穷小量

连续

二元函数$f(x,y)$的定义域为$D,P_0(x_0,y_0)$是$D$的聚点,且$P_0\in D$​,如果:

那么称函数$f(x,y)$在点$P_0(x_0,y_0)\ \color{Salmon}{连续}$。

性质:

  1. 多元连续函数的和,差,积,商仍为连续函数
  2. 多元连续函数的复合函数也是连续函数
  3. 多元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域内连续
  4. (最大值定理):有界闭区间$D$上的连续函数在区域$D$上必能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
  5. (介值定理):有界闭区间$D$上的连续函数在区域$D$上必能取得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任何值

全微分

单变量微积分中,可以用$\color{Salmon}{切线}$来近似(“代替”)$x_0$点附近的曲线,在多变量函数中,需要找到一个平面来近似$(x_0,y_0)$附近的曲面

image-20220819181412491

设函数$z=f(x,y)$在点$(x_0,y_0)$的某邻域内有定义,假设:

如果函数$z=f(x,y)$在点$(x_0,y_0)$的$\color{Salmon}{全增量}$:

可以表示为:

其中$A、B$不依赖于$\Delta x、\Delta y$,且:

那么称$z=f(x,y)$在点$(x_0,y_0)$处$\color{Salmon}{可微分}$,而$A\Delta x+B\Delta y$称为$z=f(x,y)$在点$(x_0,y_0)$处的$\color{Salmon}{全微分}$(或称为$\color{Salmon}{切平面}$),记作$\mathrm{d}z$,即:


核心是如下几点:

  • 平面方程为(也就是所谓的全微分):
  • 曲面方程为(也就是所谓的全增量):
  • 曲面方程和平面方程的关系如下,可见两者相差了一个高阶无穷小,并且越接近$(x_0,y_0)$,两者越近似:

其中$\sqrt{(\Delta x)^2+(\Delta y)^2}$就是邻域内的点与$(x_0,y_0)$的距离。所以这个形式说明了,无论以什么方式靠近$(x_0,y_0)$,曲面和平面都会越来越接近(其差值趋于0)。

由于是平面,且是高阶无穷小,所以是$\color{Salmon}{最佳线性近似}$


偏导数

切平面

image-20220821161419879

已知曲面在$(x_0,y_0)$点的切平面存在的前提,需要得到该切平面的方程

求解方法就是:需要知道其中两条不重合切线的方程就可以求出平面的方程。


$y=y_0$的交线

寻找最容易计算的两条切线。比如平面$y=y_0$和曲面$f(x,y)$相交的曲线如下:

image-20220821161708378

这个曲线的方程为:

也就说是,这个曲线的$y$自变量是固定的,是常数,因此曲线方程实际上相当于一元函数:

该一元函数在$x=x_0$点(相当于二元函数在(x_0,y_0)点)的导数可以如下计算,知道该导数后就可以计算该曲线的切线了(这里暂时不计算切线,后面再来讨论):


$x=x_0$的交线

同样的还有平面$x=x_0$和曲面$f(x,y)$相交的曲线如下:

image-20220821161837216

这条曲线的x自变量是固定的,是常数,因此曲线方程也是一元函数:

该一元函数在$y=y_0$点(相当于二元函数在($x_0,y_0$)点)的导数可以如下计算,知道该导数也可以计算该曲线的切线了:

$x=x_0$与$y=y_0$是两个正交的平面:

image-20220821161943043

因此两条切线必然不重合,所以根据其两条交线求出其切平面


定义

在点$(x_0,y_0),f(x,y)\ \color{Salmon}{关于x的偏导数}$是:

在点$(x_0,y_0),f(x,y)\ \color{Salmon}{关于y的偏导数}$是:

只要该极限存在。

这两个偏导数就是刚才找到的两根切线的导数,通过它们就可以得到这两根切线的方程,进而可以得到切平面的方程


高阶偏导数

偏导数也是函数,所以可以继续对它求偏导数,所得结果可以称为$\color{Salmon}{二阶偏导数}$,根据求导次序不同有下列四种二阶偏导数:

上面的第二、三个又称为$\color{Salmon}{混合偏导数}$,它们满足下列条件时相等:

如果函数$z=f(x,y)$的两个混合偏导数在区域$D$内连续,那么必有:


全微分与偏导数

如果函数$z=f(x,y)$在点$(x_0,y_0)$可微分,那么该函数在点$(x_0,y_0)$的偏导数$f_x(x_0,y_0)$、$f_y(x_0,y_0)$必定存在,且$z=f(x,y)$在点$(x_0,y_0)$​的全微分为:

证明过程

根据函数$z=f(x,y)$在点$P(x_0,y_0)$可微分,可以得到对于$P$点的某个邻域内任意一点$P’(x_0+\Delta x,y+\Delta y)$​有:

当$\Delta y=0$时,上式也成立,可以改写为:

两边同时除以$\Delta x$。再令$\Delta x\to 0$,可得:

即偏导数$f_x(x_0,y_0)$存在,同理可得:

所以两个偏导数都存在,且这两个偏导就是我们想要找到的$A$和$B$,即:


可微分的条件

充分条件:导函数连续

已知函数$z=f(x,y)$的偏导数为$\frac{\partial f}{\partial x}$、$\frac{\partial f}{\partial y}$​,那么:

偏导数连续是指:

但是反过来是不行的

即导函数连续可以推出可微分

充要条件:

该极限为$0$

显然,该极限的分母是邻域内的点与$(x_0,y_0)$的距离,而分子是$o(\rho)$,如果分子是高阶无穷小,则可以证明其可微性

常用的有界性技巧:

根据此定义,如果

如果$g(x)$是$\sqrt{((\Delta x)^2)+(\Delta y)^2}$的高阶无穷小,那么就是可微的


可微与连续

已知函数$z=f(x,y)$​,那么:

可以这么理解,全微分意味着切平面存在,切平面是对切点周围曲面的线性近似;切平面是连续的,所以被近似的曲面也是连续的。

image-20220822155740394


全导数

若$z=f(x,y)$是可微分的,而$x$和$y$是$t$的可导函数,则$z$是$t$的可导函数,并且:

这个导数可以看作过切点的曲线的导数,所以又被称为$\color{Salmon}{全导数}$。

通过多元函数的链式法则进行计算

xcv

全微分形式不变性

设函数$z=f(x,y)$​具有连续偏导数,则有全微分:

不论$x、y$是中间变量还是自变量,全微分都保持上述形式,这称为$\color{Salmon}{全微分形式不变性}$

若$P(x,y)$和$Q(x,y)$有一阶连续偏导数,且$P(x,y)dx+Q(x,y)dy$是某一函数的全微分,则

因为$P(x,y)$本来就是对$x$求导的偏导数了,而$Q(x,y)$也本来就是对$y$求导的偏导数了

如果知道一个函数的全微分形式:$\mathrm{d}z=\frac{\partial z}{\partial x}\mathrm{d}x+\frac{\partial z}{\partial y}\mathrm{d}y$,根据此形式求其原函数一般有两种方法:

  1. 利用偏积分:$\frac{\partial z}{\partial x}\mathrm{d}x$的积分推出$z=f(x)+\phi(y)$的形式,$z_y=\frac{\partial z}{\partial y}$,求出$\phi’(y)$,然后积分,求出$\phi(y)$,最后就可以得到$z$的形式
  2. 直接凑微分

隐函数

假设$z=f(x,y)$在点$P_0(x_0,y_0)$​的某一邻域内具有连续偏导数,且:

则方程$f(x,y)=0$在点$(x_0,y_0)$的某一邻域内恒能唯一确定一个连续且具有连续导数的函数$y=g(x)$,它满足条件$y_0=g(x_0)$,并有:

该定理称为$\color{Salmon}{隐函数存在定理}$

证明过程也很简单:对方程$F(x,y)=0$求$x$的偏导数


如果是由$f(x,y,z)=0$确定的隐函数$z=z(x,y)$,满足$f(x_0,y_0,z_0)=0$,$f_z’(x_0,y_0,z_0)≠0$,则有:


求全微分的方法一般有3种

  1. 在$f(x,y,z)=0$的方程两端直接微分,然后代入具体的值
  2. 由隐函数求导公式直接求出$x$和$y$的偏导数
  3. 先将$x$单独代入到方程中,求$y$的偏导数,再反过来,最后得出全微分

证明$f(x,y)$可以表示为$g(ax+by)$,也就是证明$z=f(u,v)$这个多元函数与$v$无关

  1. 将$u=ax+by,v=y$,把$x$用$u$的方式带入进$f(u,v)$
  2. 证明$f_v=0$即可

梯度

一元函数的梯度

在解释梯度下降法之前,我们需要先从导数开始谈起

仅拥有一个自变量的函数称为一元函数,简记为 $y=f(x)$,我们一般通过导数的定义,求解$y$在$x_0$点处的变化率

定义如下:设函数$y=f(x)$在点$x_0$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,当自变量$x$在$x_0$处取得增量$\Delta x$(点$x_0+\Delta x$仍在该邻域内)时,相应的,因变量取得增量$\Delta y=f(x_0+\Delta x)-f(x_0)$。如果$\Delta y$与$\Delta x$之比在$\Delta x\to 0$时的极限存在,那么称函数$y=f(x)$在点$x_0$处 可导 ,并称这个极限为函数$y=f(x)$在点$x_0$处的 导数 ,记为$f’(x_0)$,即:

动图

由于一元函数仅仅具有一个自变量 $x$ ,因此这类函数仅且只能反应函数沿 $x$ 轴方向的变化率

梯度是一个数学概念,是一个向量(矢量),表示某一函数在该点处的方向导数沿着该方向取得最大值,即函数在该点处沿着该方向(此梯度的方向)变化最快,变化率最大

在一元函数中,函数的方向只有一维,把$f’(x_0)$称为函数在$x_0$点处的变化率,即是该点的梯度


多元函数的梯度

拥有多个自变量(≥2 )的函数称为多元函数,以二元函数 $z=f(x,y)$ 为例讲解偏导数

由于二元函数具有两个自变量 $x,y$ ,因此函数图像为一个曲面。与一元函数类似,如何计算二元函数对曲面上一点 $(x_0,y_0)$ 的变化率呢?此处需要注意的是,因为过曲面上一点可以作出无数条切线,因此函数在该点也具有无数个变化率。为了简单起见,可以先考虑函数沿着两个坐标轴( $x$ 轴, $y$ 轴)方向的变化率。

  • 当自变量$y$固定在$y_0$,函数在点$x_0$处的变化率称为函数在点$(x_0,y_0)$处对$x$的偏导数,记作$f_x(x_0,y_0)$。
  • 当自变量 $x$ 固定在 $x_0$ ,函数在点 $y_0$ 处的变化率称为函数在点 $(x_0,y_0)$ 处对 $y$ 的偏导数,记作 $f_y(x_0,y_0)$ 。

image-20231021034558968


那么,知道了偏导数的基本概念,之后所要考虑的就是,求出函数在点 $(x_0,y_0)$ 处沿某一方向的变化率

假设某一方向的单位向量为 $e_l=(cos⁡α,sin⁡α)$ , $α$ 为此向量与$x$轴正向夹角,显然根据 $α$ 的不同,此向量可以表示任意方向的单位向量。当点 $(x_0,y_0)$ 沿着该方向产生一个增量 $t$ 到达点 $(x_0+tcos⁡α,y_0+tsin⁡α)$ 时,函数 $z$ 也会产生一个增量 $Δz=f(x_0+tcos⁡α,y_0+tsin⁡α)−f(x_0,y_0)$ 。此时函数沿此方向的变化率为:

(此处证明略过)

image-20231021035604691

在了解了多元函数的方向导数之后,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:既然函数在点 $(x_0,y_0)$ 处沿着任意的方向都有一个变化率,那么沿着哪个方向( α=? )函数的变化率最大呢?

image-20231021040336306

根据之前的介绍,函数 $z=f(x,y)$ 沿着任意方向( α 取任意值)的变化率为: $f_x(x_0,y_0)cos⁡α+f_y(x_0,y_0)sin⁡α$ ,因此接下来只需求得使其达到最大值时的 α 便可解决上述问题

由于上式可以看成两个向量的内积(点积)

令:$\mathbf{g}=(f_x(x_0,y_0), f_y(x_0,y_0) ), \mathbf{e}_l=(\cos \alpha, \sin \alpha)$

则:$f_x(x_0,y_0) \cos \alpha + f_y(x_0,y_0) \sin \alpha = \mathbf{g} \cdot \mathbf{e}_l = |\mathbf{g}| |\mathbf{e}_l| \cos \theta = |\mathbf{g}| \cos \theta$

其中, $θ$ 为 $g$ 和 $e_l$ 的夹角。根据上式,可得出如下结论:

  • 当 $θ=0$ 时,即 $e_l$ 和 $g$ 方向相同时,函数变化率最大,且在点 $(x_0,y_0)$ 处呈上升趋势;

最后,当点$(x_0,y_0)$确定后,向量$\mathbf{g}=(f_x(x_0,y_0), f_y(x_0,y_0) )$ 也随即确定,由于向量 $g$ 的方向为函数值增加最快的方向,而此方向经常被用于实际生活中,因此为便于表述,人们为其取了一个名字—梯度$\nabla f$

换而言之,多元函数在某一点的梯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向量,其由多元函数对每个变量的偏导数组成(这即是为什么求梯度的时候需要对各个变量求偏导的原因),其方向为函数在该点增加最快的方向,大小为函数在该点的最大变化率。

image-20231021040310497


极值

定理

设函数$z=f(x,y)$的定义域为$D,P_0(x_0,y_0)$是$D$的内点,则:
$f(x_0,y_0)$是$\color{Salmon}{极大值}$,当且仅当存在某个邻域$U(P_0)\subset D$,使得该邻域内所有异于$P_0$的点$(x,y)$​,都有:

$f(x_0,y_0)$是$\color{Salmon}{极小值}$,当且仅当存在某个邻域$U(P_0)\subset D$,使得该邻域内所有异于$P_0$的点$(x,y)$​,都有:

极大值和极小值都统称为$\color{Salmon}{极值}$,使得函数取得极值的点称为$\color{Salmon}{极值点}$。


条件

极值的必要条件:

设函数$z=f(x,y)$在点$(x_0,y_0)$处具有偏导数,且该点为极值点,则有:

极值的充分条件:

设函数$z=f(x,y)$在点$(x_0,y_0)$的某邻域内连续且有一阶及二阶连续偏导数,则其二阶导数,即海森矩阵为:

如果又有:

那么:

  1. $f(x_0,y_0)$为极大值,当$f_{xx} < 0$且$|H| > 0$;
  2. $f(x_0,y_0)$为极小值,当$f_{xx} > 0$且$|H| > 0$;
  3. $f(x_0,y_0)$非极值点,当$|H| < 0$;
  4. $f(x_0,y_0)$无法判断是否为极值点,当$|H| = 0$。

拉格朗日乘数法

拉格朗日乘数法用于求解在约束条件下的极值

要求约束下的最值问题:

在极值点可以列出如下方程组:

其中$\nabla f$是函数的梯度

$\nabla g$是约束条件的梯度向量

$\nabla f=\lambda\nabla g$成立说明梯度向量平行

解该方程组可以求出极值点,这就是$\color{Salmon}{拉格朗日乘数法}$。

下面是三元函数,在两个约束下的最值问题:

解法是:

拉格朗日乘数法可以用行列式来简化运算,方程有非零解的前提是行列式的值等于0


求连续函数$f(x,y)$在有界闭区域$D$上的最大最小值

  1. 求$f(x,y)$在$D$内部可能的极值点(导数=0的点)
  2. 求$f(x,y)$在$D$的边界上的最大最小值(拉格朗日乘数法找符合条件的点)
  3. 比较

二重积分

概念

设$f(x,y)$是有界闭区域$D$上的有界函数,将闭区域$D$任意分成$n$​个小闭区域:

其中$\Delta A_i$表示第$i$个小闭区域,也表示它的面积,规定$\Delta A_i$中最长的直径(一个闭区域的直径是指区域上任意两点间距离的最大者)为$\lambda$,在每个$\Delta A_i$内任取一点$(x_i,y_i)$,可以得到级数:

如果当$\lambda\to 0$时,无论如何划分闭区域$D$,无论怎样选取$(x_i,y_i)$,该级数的极限总是存在,那么称此极限为函数$f(x,y)$在闭区域$D$上的$\color{Salmon}{二重积分}$,记作:

其中$f(x,y)$称为$\color{Salmon}{被积函数}$,$\mathrm{d}A$称为$\color{Salmon}{面积微分}$,$x$与$y$称为$\color{Salmon}{积分变量}$,$D$称为$\color{Salmon}{积分区域}$。

实际上就是说区域$D$上的函数$z=f(x,y)$:

image-20220824201931137

该曲面下的体积,可以通过任意的,无穷划分D后得到的柱体来计算

image-20220824202045350


对区域$D$进行矩形划分时,边长可记作$\Delta x_i、\Delta y_i$

image-20220824202303941

也就是说有:

所以$D$区域上的曲面$z=f(x,y)$下的体积可以表示为:

因此二重积分有另外一种等价的表示形式:

因为在直角坐标系中,才进行矩形划分,所以$\mathrm{d}x\mathrm{d}y$也被称为$\color{Salmon}{直角坐标系中的面积微分}$


性质

设$f(x,y)$,$g(x,y)$都是有界闭区域D上的有界函数,$\alpha、\beta$为常数,则:

  • 齐次性:
  • 可加性:
  • 区域可加性:
  • 不等式:

    假设$f(x,y)$在区域$D$中,下界为$m$,上界为$M$,即:

    如果区域$D$的面积为$A$,那么根据上述定理可以得出:

  • 中值定理

    设函数$f(x,y)$在闭区域$D$上连续,$A$是区域$D$的面积,则在$D$上至少存在一点$(\xi,\mu)$​,使得:

    中值定理本质是:定义在区域$D$上的函数$z=f(x,y)$,必然可以找到某点$(\xi,\mu)$,以该点的函数$f(\xi,\mu)$做一个平面,使得曲面下的体积和平面下的体积相等:

image-20220824204759720


计算

常规坐标

$X$型区域:

比如区域$D$:

区域$D$的特征是$x$在区间$[a,b]$上变化,而$y$的范围依赖于$x$的函数,这样的区域称为$\color{Salmon}{X型区域}$)。下面就是三种$X$型区域:

image-20220824205044299

截面面积为

体积为:

二重积分为:


$Y$型区域

比如区域$D$:

区域$D$的特征是$y$在区间$[c,d]$上变化,而$x$的范围依赖于$y$的函数,这样的区域称为$\color{Salmon}{Y型区域}$。比如下面就是两种$Y$型区域:

image-20220824210210122

$Y$型区域上的体积为:


总结:

若$f(x,y)$在区域$D$上连续:

  • 若区域$D$为$a \le x \le b, g_1(x) \le y \le g_2(x)$,其中$g_1、g_2$在$[a,b]$上连续,则:

  • 若区域$D$为$c \le y \le d, h_1(y) \le x \le h_2(y)$,其中$h_1、h_2$在$[c,d]$上连续,则:

当遇到不好积分的区域时,可以先画出积分区域,然后交换积分的次序,从而达到简化积分的效果


极坐标

image-20220824210434037

$\Delta A_i$在极坐标系下可以表示为:

可见该区域的$\rho、\theta$都在两个常数之间,所以称为$\color{Salmon}{极坐标矩形}$

$\Delta A_i$的面积可以看作两个大小扇形的面积差,其中$\Delta \theta_i=\theta_{i+1}-\theta_{i}$:

image-20220824211739358

两个扇形的面积分别为:

所以:


而在极坐标下的二重积分可以这样表示:

该曲面下的体积可以用这些柱体的和来逼近:

假设$\lambda=\max(\Delta A_i)$,当$\lambda\to 0$时,就可以得到曲面下的体积:

写作二重积分的形式就是:

其中,$\rho\mathrm{d}\rho\mathrm{d}\theta$称为$\color{Salmon}{极坐标系下的面积微分}$

计算:

若区域$D$为$\alpha \le \theta \le \beta, h_1(\theta) \le \rho \le h_2(\theta)$,其中$h_1、h_2$在$[\alpha,\beta]$上连续,则:

次序的先后取决于从零点引射线,先经过的曲线在前,后经过的在后


常规坐标与极坐标


可以利用极坐标来解某些周期性积分

比如

可以化为如下形式:

先把$r$算出来,然后利用辅助角公式变为如下形式:

将$\theta+\theta_0=t$带入,变为:


面对极坐标方程时,还原成常规坐标方程时:

比如$r=1-cos\theta$


对称性

  1. 积分域$D$关于$y$轴对称,如果$f(x,y)$是$x$的偶函数:如果$f(x,y)$是$x$的奇函数,那么积分值为$0$
  1. 积分域$D$关于$x$轴对称,如果$f(x,y)$是$y$的偶函数:如果$f(x,y)$是$y$的奇函数,那么积分值为$0$
  1. 积分域$D$关于$y=x$轴对称,则:此条性质常被用于如下变化:

在利用区域对称性解题时,注意添加曲线让区域保持对称


形心

推导过程


常见图形

  • 双纽线

$(x^2+y^2)^2=a^2(x^2-y^2)$

image-20221218003025339

  • 摆线

$x=a(t-sint)$

$y=a(1-cost)$

image-20221218003127410

  • 星形线

$x=acos^3t$

$y=asin^3t$

image-20221218003315807

  • 心形线

$\rho=a(1+cos\theta)$

img